绩溪:强化管理 维护河道采砂秩序持续向好
来源:县农业农村局河道砂石作为一种兼具经济价值、社会效益与生态功能的重要自然资源,关乎防洪安全和生态系统稳定。近年来,绩溪县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河道砂石管理工作,深入落实河湖长制决策部署,坚持“科学规划、压实责任、有效监管、强化宣传、严格执法”的原则,推动河道采砂管理秩序稳定可控,持续向好。科学编制规划,统筹资源开发
“科学编制采砂规划、统筹资源开发利用,成为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共进的关键举措。”2024年,绩溪县农业农村局认真组织有关单位编制了绩溪县河道采砂规划(2023-2027年)。明确全县河道可采区、保留区和禁采区的具体范围,为规范河道采砂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与科学依据,避免无序采砂、过度开采,造成砂石资源浪费,以及对河道生态、防洪安全和地质环境带来严峻挑战。
一方面,通过规范采砂活动秩序,杜绝非法采砂现象,防止出现“黑砂”“乱砂”,保障建设用砂质量。另一方面,在生态修复上,通过加强部门监管,鼓励社会监督,严格落实“谁开采、谁修复”原则,要求采砂主体在开采结束后及时对河床进行平整、植被恢复,最大限度降低对河道生态的影响。
健全河长体系,压实各级责任
“河道采砂管理,责任落实是关键。”该县通过完善河长制组织体系,印发了《绩溪县河长巡河履职制度(试行)》,进一步压实管理责任。2025年,主动在政府网站公示扬之河、登源河等重点河段、敏感水域采砂管理责任人名单,明确河长责任人、行政主管部门责任人,严格落实河道采砂巡查管理责任。
今年以来,累计完成县级河长巡河67次,乡镇级河长巡河472次,村级河长巡河3955次,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46次,发现桐坑河胡村段有疑似非法采砂线索1起和徽水河柳村段有人工采砂现象2次,均得到及时处理。
强化项目监管,严打非法采砂
“本是河道清淤工程,却悄悄超范围采砂;打着堤防加固旗号,将多余砂石违规售卖……”随着借涉河项目建设、河道治理名义实施的非法采砂等一系列案件的公布。以案为例,今年以来,该县组织开展了涉河项目管理专项巡查行动。检查涉河建设项目5处,项目内无借清淤盗采砂石事件。2024年至2025年实施的登源河、扬之河河道治理项目,项目实施过程中也未发现非法采砂行为。
“技防+人防结合”,强化河道采砂管理。目前,全县已在扬之河、登源河、戈溪河等重点河段和关键区域安装监控摄像头,并计划持续增加覆盖范围。同时,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已配备无人机,将无人机巡查纳入常态化执法手段,全面提升监管效能,让非法采砂行为无处藏身。
加强普法宣传,畅通举报渠道
“部分村民认为河砂属于公共资源,挖取自用不属于违法;一些小型建筑从业者认为取用数量不多,跟村里打个招呼即可,没有深刻认识到采砂必须经过审批许可。”为了避免上述种种“无意违法”行为的持续发生,该县认真落实普法工作的有关要求,大力开展普法工作。
突出宣传宪法,并结合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》《安徽省河道采砂管理办法》等行业法规,利用“世界水日”“中国水周”“国家宪法日”及“宪法宣传周”等重要节点,面向公众开展集中宣传;严格落实“谁执法谁普法”责任制。将普法融入行政执法全过程,深入涉砂企业开展法律法规宣讲,并借助各类宣传日、宣传周等契机,组织“水法进农村”“水法规下乡进村”等宣传活动,切实增强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。
持续推进举报监督机制优化升级。在县政府和其他有关网站,以及宣传手册的显著位置公布了举报电话,鼓励社会参与监督。
“巡查到位、管理到位、打击到位。”绩溪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将建立‘普法宣传+日常巡查+举报核查’长效机制,每月开展一次专项执法巡查,确保河道采砂管理不留死角。(程挺)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