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来源:板桥头乡
社会救助作为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、维护社会稳定的最后一道坚固防线,承载着重大民生使命。板桥头乡积极探索创新,通过实施“三举措”,全力推动社会救助工作提质增效,织密扎牢民生保障安全网。
精准识别,校准兜底保障“精细刻度”。秉持“大数据赋能+实地走访核查”双轨并行的工作理念,将监测预警机制视为“晴雨表”,把深入细致的入户走访作为衡量困难的“公平秤”,从而实现对困难群众的早发现、早介入、早帮扶。通过走出办公室、走进百姓家的务实举措,有效突破工作局限,构建起覆盖全面、分类施策、协同高效的救助格局,推动救助工作提质增效。据统计,目前全乡共有城乡低保对象242户307人、特困人员60户60人、事实无人抚养儿童2人。1至7月,累计发放各类救助资金达147.47万元,为困难群众提供了坚实的经济支撑。
数据赋能,强化兜底保障“精准度”。充分依托宣城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信息系统,对新申请对象实施即时在线核对,对在册对象开展定期动态复核,实现低保、特困供养等救助对象家庭财产信息的线上线下无缝衔接与精准比对。1至7月,累计完成新申请和已获救助复核低保、特困、低保边缘家庭等对象的核对工作430户次,以数据的精准性提升救助审批的科学性和公正性,确保救助资源精准投向真正需要的群体。
暖心服务,传递兜底保障“民生温度”。严格遵循省市县相关政策要求,综合考虑申请对象的家庭人口、收入水平、财产状况及刚性支出等因素,全面落实主动发现机制、预警监测机制以及“单人保”、低保渐退、特殊费用扣减等人性化政策。针对因重大疾病、突发意外陷入困境的家庭,及时启动临时救助程序,为他们撑起一把温暖的“保护伞”,让他们在困境中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深切关怀。今年以来,已发放临时救助12户次,惠及21人次,发放救助金4.15万元,以实际行动践行了“民政为民、民政爱民”的工作理念。
|
|